<
序号 | 名称 | 负责人 | 获批年度 | 所属(依托)院系 | |
省级 | 国家级 | ||||
1 | 面向新文科建设的数字陶瓷雕塑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 | 黄胜 | 2021 | 美术学院 | |
2 | 文化“走出去”战略下中国陶瓷文化通识类课程的开发建设及其国际化传播研究 | 陈宁 | 2021 | 考古文博学院 | |
3 | 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超学科”陶瓷美育通识课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 龙洲 | 2021 | 考古文博学院 | |
4 | 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背景下高校陶瓷英语翻译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侯晓华 | 2021 | 外国语学院 | |
5 | 基于“学生端”«陶瓷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 | 王艳香 | 20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6 | “双碳”框架下的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我校新能材料与器件(光伏方向)专业为例 | 曾涛 | 20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7 | 案例教学法在动画视听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视频论文(Video Essay)分析模式 | 吴浏 | 2021 | 设计艺术学院 | |
8 | 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高校景观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 魏晗 | 2021 | 设计艺术学院 | |
9 | 多向融合探究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数据库系统原理》为例 | 何福保 | 2021 | 科技艺术学院 | |
10 |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多维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研究 | 李雨晨 | 2021 | 外国语学院 | |
11 |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研究 | 董丽娜 | 2021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
12 | 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环境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思政建设 | 肖楠 | 2021 | 信息工程学院 | |
13 | 基于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单晓娴 | 2021 | 科技艺术学院 | |
14 | 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式专题化教学研究 | 王秋雷 | 202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5 | 基于OBE理念下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 | 王君刚 | 2021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16 | 来华留学生语言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 李聪 | 2021 | 国际学院 | |
17 |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 闫宁宁 | 2021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
18 |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崔永琴 | 2021 | 信息工程学院 | |
19 | 大数据赋能下基于数字图片的窑炉构建与烧成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 汪鹏 | 2021 | 美术学院 | |
20 | 立德树人视域下基于 OBE 理念的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设计和实施路径研究 | 胡庆 | 202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21 | 新时代江西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王文华 | 202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22 |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材成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研究 | 李如雄 | 2022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23 | 金课视阈下“两性一度”课程模块多元协同耦合效应及实施:以“硅酸盐岩相学”课程为例 | 孙熠 | 2022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24 | 表达性艺术疗法在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 韦莺 | 2022 |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 |
25 |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 王慧 | 2022 | 外国语学院 | |
26 |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高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李晓高 | 2022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27 |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经管专业为例 | 刘冰峰 | 2022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
28 | 文化自信视域下陶瓷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与实践 | 邵毓 | 2022 | 外国语学院 | |
29 | 《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李翠云 | 2022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30 | 一、二课堂协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 | 李明文 | 2022 | 团委 | |
31 |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的“PBL+TBL”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体育社会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宋迎东 | 2022 | 体育与军事教学部 | |
32 | 元宇宙产业化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改革发展研究 | 王健 | 2022 | 设计艺术学院 | |
33 | 新工科背景下“英语+专业”OBE 教学模式研究——以人工智能专业为例 | 王伦 | 2022 | 外国语学院 | |
34 | 工程认证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杨利华 | 2022 | 信息工程学院 | |
35 | “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技能课程思政建设困境及实践路向研究——以景德镇陶瓷大学为例 | 潘友连 | 2022 | 体育与军事教学部 | |
36 | 大思政课视阈下高校思政课主导性问题教学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 王文生 | 202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37 | 面向产业链的地方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余石金 | 2023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38 | 工程教育认证与产教融合协同驱动的行业特色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以材料化学专业为例 | 李恺 | 20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39 | “八统一”理念下实践教学资源多维共轭教学模式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 邢鹏 | 202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40 | 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业特色复合型本科教学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廖达海 | 2023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41 | 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下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汤可宗 | 2023 | 教务处 | |
42 | “标准化、过程化、增值化”课程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硅酸盐岩相学”课程为例 | 苏小丽 | 20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43 | 课程思政视域下礼文化融入高校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 刘静 | 2023 | 设计艺术学院 | |
44 |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汪伟 | 2023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45 | 景德镇陶瓷文化资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探究 | 饶志华 | 202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46 |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竞合能力培养的《商品定价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欧阳叶根 | 2023 | 管理与经济学院 | |
47 |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需求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 | 汤永智 | 2023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48 | 面向“新工科”的大学物理融合创新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 杨丰 | 2023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49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课程群多元化陶瓷特色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 吴南星 | 2023 |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 |
50 | 新文科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人才储备优化研究 | 熊菁菁 | 2023 | 设计艺术学院 | |
51 |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多维互动生态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 汪大乐 | 2023 | 外国语学院 | |
52 | 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美术史论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学专业为例 | 任东方 | 2023 | 美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