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习资源

江西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9-10-22   点击:

各有关普通本科高校、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

为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省《“健康江西2030”规划纲要》,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经研究,决定实施江西省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和健康江西战略,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建设一流医学专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和健康江西建设。

二、改革目标

经过5年的努力,以“5+3”为主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医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设一批一流医学专业,推出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改革内容和措施

(一)全面加强德医双修的素质能力培养

1.强化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以及医学人文和职业素养。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根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着力推动医学院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掌握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加强医学与人文的有机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医学院校设立医学人文教学组织,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建立健全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重塑现代医学人文精神。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救死扶伤精神,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从医的神圣职责。

2.强化医学生能力培养。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加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加强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促进健康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要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将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纳入到培养目标要求上;在培养过程中,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对教育结果的评价应包含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内容,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在教育资源建设上既保证实施教学计划的必要资源,也提供学生自主发展需求的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创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校风学风。同时,在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上,要注重师生互动,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全覆盖推进一流医学专业内涵建设

3.加快现有医学专业的改革升级。主动适应医学新发展、群众健康服务新需求、健康产业发展新要求,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支持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设15个一流专业。建设一流优势专业,塑造江西高校品牌,跻身国内或世界一流;建设一流特色专业,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做强做特,在学校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中起引领示范作用。

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加快医学专业由“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促进健康为中心”转变,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医学生预防、诊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服务健康全过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强化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利用南昌大学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及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医学院校中实施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强化实践教学,严格毕业实习管理和考核,建设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和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构建覆盖诊疗全过程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4.优化医学专业结构。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结合社会发展新需求、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科学研究新成果,主动对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布局新兴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大扶持力度,支持高校开设全科医学、精准医学、人工智能医学、儿科学、精神医学、老年医学、养老护理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学等新专业。

5.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一流课程,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进“互联网+医学教育”,用新技术共建共享优质医学教育资源,支持综合大学医学院和医学院校建设20门医学国家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5—10个医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医学教学案例共享资源库,广泛开展混合式教学和在线教育。及时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健康医疗”等医学领域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方法更新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紧跟医学最新发展,用新技术共建共享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和基于问题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激发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6.培育医学教育质量文化。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医学类)要求,推动综合大学医学院和医学院校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加快推进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医学专业)综合评价,建立有效的专业评价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三)全类型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7.深化基础性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围绕生命健康全周期和全过程,深化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不同类型医学人才。夯实5年制临床医学、中医学教育基础地位,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有序推进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改革,将师承教育贯穿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

8.深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深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推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转岗培训三管齐下,促进适合江西省情的全科医学教育培养体系的建立。深入推进农村订单定向本科医学教育改革,总结借鉴定向生培养经验,推进三年制专科、五年制本科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构建“3+2”(三年医学专科教育加两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5+3”(五年医学本科教育加三年毕业后全科医生培训)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着重强化全科医学理念的培养和基本理论的学习,提升全科医生的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培养以病人为中心的能解决基层医疗卫生实际问题的健康守门人。

9.深化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布局开展“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加快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深入推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统筹优化临床培养培训内容和时间,促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

10.深化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布局开展八年制医学和九年制中医学教育改革,夯实医学生全面发展的宽厚基础,提升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育医学生临床科研潜质,拓展医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少而精、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医学未来领军人才。

(四)全方位推进医教协同育人

11.建立医学人才的供需平衡机制。加强对医学院校设置、地区布局、专业结构、招生规模、教学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着力健全省级教育、卫生健康、中医药等部门协调机制,加快建立医学人才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等方面的协同联动机制,密切人才培养部门与使用部门的合作,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开发使用优质教学资源,共同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推动政策取向相互配合、改革过程相互促进、改革成效相得益彰。根据全省人才需求及医学教育资源状况,合理确定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及结构。

12.完善综合大学医学院(部)和医学院校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按照有利于发挥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原则,加强大学对医学人才培养的统筹协调,加强医学院(部)对医学教育的统筹管理,实化医学院(部)职能,强化医学院(部)对附属医院医教研的管理,保持医学教育完整性。附属医院要把医学人才培养作为重大使命,处理好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关系,健全教学组织机构,围绕人才培养优化调整临床科室设置,鼓励成立基于器官系统等方式的综合性科室。鼓励附属医院建设“学院型医院”,即以培育凝聚人才并促进其发展为核心特征,尊重并弘扬人道和科学精神,以照护生命与健康为使命,具有创造和保持文化、学科、管理、人才的先进性之内在机制的医院。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学工作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纳入附属医院绩效考核以及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工作考评和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支持南昌大学部省合建、江西中医药大学省部共建、省局共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升共建院校办学能力和水平。

13.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根据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完善综合大学医学院(部)和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标准和准入制度,理顺与各临床教学基地的关系,构建完善的以附属医院为核心、教学医院为主体、实习医院为基础、社区医院为补充的临床教学基地体系。以临床教学基地评估、认定为抓手,加强结果运用、建立预警和退出机制,对临床教学基地实施动态管理,质量评估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者取消临床教学基地资格。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有条件院校建设2—5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五)全维度打造医德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14.加强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学院校师德、医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特别是临床教师在教书育人、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主要由临床医师构成的兼职医学人文教师队伍,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联系与合作机制。加强基础医学师资和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基础医学师资学科专业结构,积极引导高水平临床医师从事临床和基础教学工作,建设一批由基础和临床教师融合的教学团队。

15.加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扶持省内医学院校建设国家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要,提升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临床教学激励制度,将校院发展与临床教师个人发展有效结合,在兼职教学职称评聘、博硕导师评聘、评优评先、课题申报等方面实施“一揽子”工程。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教师竞赛、学生竞赛等措施,以训促教、以赛促教,不断提升临床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努力培养一批技术应用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开发能力强的临床教师队伍。

四、完善计划保障机制

16.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计划实施的领导机制,成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专家委员会,负责制定政策、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各医学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17.加强政策支持。支持参与计划的院校深化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在专业设置、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进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制定规划,完善管理,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建设和临床教学基地建设。

18.加强经费保障。各高校统筹资金,保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顺利实施,支持医学专业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经费的投入力度。

19.加强检查评估。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计划实施过程跟踪,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加强实施过程管理,强化动态监测,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增强建设实效;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高校要对照本校计划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主动发布自评报告、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江西省财政厅

2019年5月1日